在梅州市梅江區(qū)西陽鎮(zhèn)
白宮新聯村的古樸鄉(xiāng)村間
矗立著一座風格獨特的建筑
聯芳樓
這座建于20世紀30年代的僑鄉(xiāng)宅院
以其“西洋外衣、客家筋骨”的獨特風貌
詮釋著客家華僑
闖蕩南洋的奮斗歷程
和榮歸故里的家國情懷
20世紀初,伴隨著梅州客家人下南洋的浪潮,白宮新聯村的丘星祥、丘慶祥兄弟隨父遠赴印度尼西亞經商。經過多年打拼,兄弟倆逐步在勞灣山、雅加達、芝加郎等地經營碾米廠,創(chuàng)立“裕和隆”商號,成為當地僑界翹楚。
事業(yè)有成的丘氏兄弟心系家園,于1931年斥資24萬光洋,聘請潮州匠師翁瑞社主持設計,集結汕頭及海外百余名能工巧匠,同時進口水泥、鋼筋等建材,歷時三年建造此樓。其名“聯芳”取自“五葉聯芳華”,寄托著家族“興旺發(fā)達,世代聯芳”的殷切期盼。
坐落于白宮新聯村的聯芳樓
聯芳樓,又名聯芳齋,坐西北面東南,整體布局延續(xù)了客家傳統(tǒng)民居“三堂四橫”的形制,卻在建筑細節(jié)上大膽創(chuàng)新,其立面裝修采用西洋建筑模式,外觀上“洋氣”十足。
遠觀聯芳樓
聯芳樓主體建筑高兩層,局部三層,以中軸廳堂為主向兩側高度遞減,八根“愛奧尼克”立柱貫穿二層空間。主樓左右兩側是對稱分布的巴洛克式附樓,搭配西洋風格的外墻窗飾,展現出濃郁的異域風情。
窗眉浮雕
建筑外立面堪稱中西合璧的典范:主門樓氣勢恢宏,“聯芳樓”三個大字蒼勁有力;兩側鐘樓裝飾精美,既有雄鷹展翅、天使臨門等西方雕塑,又保留了獅子滾球、雙龍奪寶等傳統(tǒng)中式元素。
主門樓“聯芳樓”
鐘樓上端裝飾
走進內部,84間房舍、12個天井的布局盡顯客家民居的實用智慧,鎏金浮雕屏風鐫刻著屋主對故土的深刻記憶。
聯芳樓內部
鎏金浮雕屏風
聯芳樓還采用了與傳統(tǒng)瓦屋頂迥異的西式平頂設計,并增設露臺,使整座建筑既有圍屋的實用,又有洋樓的時尚。
有別于客家傳統(tǒng)民居建筑的平頂設計
作為當時少有的鋼筋水泥結構客家民居,聯芳樓巧妙融合了西洋古典風格、巴洛克元素與中國閩粵客家特色。2002年,聯芳樓被列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。
如今
這座歷經近百年風雨的建筑
依然屹立
見證著客家華僑的奮斗史
亦成為研究近代中西建筑藝術交融的
珍貴樣本
(西陽鎮(zhèn)人民政府)